2024-05-15

Zum Tod von Alice Munro: 艾莉絲·孟若逝世: 她知道人總是自欺欺人– 卻絲毫不減對他們的愛意

Alice Munro (1931–2024) Foto: Peter Muhly / AFP 

 


Zum Tod von Alice Munro

Sie wusste um den Selbstbetrug der Menschen – und liebte sie doch umso mehr

艾莉絲·逝世

她知道人總是自欺欺人– 卻絲毫不減對他們的愛意

『接受一切然後悲劇就消失了』凴著《親愛的生活 Dear Life》裏的這句話 – 一個短篇的收尾語 艾莉絲·將我從谷底救起。話語,可以這麽短,震撼,卻牽繫著靈魂。下面這篇譯文與大家分享,文學能夠拯救靈魂,連那麽短的收尾句都辦得到

訃聞作者Christian Buß

15.05.2024

僅僅二、三十頁的篇幅,艾莉絲·能捕捉到人們生活中所有的輝煌和恥辱:這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是短篇小說大師。現在她以92歲高齡在安大略省過世。

如果你心情惡劣到完全無法集中心力在一部膾炙人口的好書,想透過閲讀來釐清混亂無比的生活也做不到那麼不妨讀一讀艾莉絲·Alice Munro)每個短篇的最後一句話。這點應該不至太難。

昨天就是這樣一個糟糕透頂的日子聽説艾莉絲·去世了。這位偉大的短篇小說家僅僅用三十頁的篇幅就道盡了生活的邪惡也描繪了生活的精彩比她許多同儕用八九百頁的篇幅綿綿細數要來的更加豐富。於是,我不假思索地從書架裡找出一本短篇小說集,隨手翻到其中一個短篇故事的結尾。然後讀到這樣一句話 家人的寬恕對我來說是個謎:它怎麽生成,又怎麽持續下來?

溫柔的收尾

這樣一個句子當然是炸彈。在這個 19 頁的短篇中,年輕的第一人稱自述者被她不可靠的哥哥煩死了,煩的可能也是她自己,故事中的每個句子都是炸彈。但最後一句最具有毀滅性因為它代表了作品的精髓很少有觀察如此嚴苛敏銳更難找到收尾如此之溫柔的筆觸。

閱讀的短篇小說,像是關於手足之情故障、婚姻破裂或加拿大小鎮夢想破滅的故事人的境況往往就像一座屹立不搖的淚之谷。然而,無論她如何尖銳、精確地描述她筆下人物的自欺和欺騙 從不否認這些人性。最終她總也原諒了那些無法原諒自己的人。她愛的也總是他們。

也許這就是早期常被文學界貶抑的其中一個原因。微型文學、女性散文、鄉土小說 她的作品常被冠上此類標簽加以貶低。2013 年,當她獲得當之無愧的諾貝爾文學獎 在她出版最後一卷短篇小說一年後,也是她被診斷出患有老年癡呆症之時 連最後一個癡人也沉默了。

「負B 級家庭主婦B-minus housewife

生於1931 年拿大安大略省在那裡度過了泰半人生。她在Wingham小鎮郊區的家禽農場長大20 歲結婚隨夫遷到溫哥華照顧即將出生的孩子。她曾稱自己是 「負B 級家庭主婦」爲了拓展全職家庭主婦的單調生活,她開始寫短篇小說,部分原因她自己說是無法專心寫長篇。

有次談到她作為全職母親和臨時作家的生活時曾經說:我很擅長 "打盹補眠",有一次,她甚至嘗試寫了一本小說,最後自己認定稿子不登大雅之堂:力度不夠,軟弱無比,然後她就把草稿塞進了抽屜。

小説家Alice Munro 圖片: Reg Innell / Toronto Star / Getty Images

她在溫哥華的第一次婚姻失敗回到Wingham小鎮再婚。這時她已經40 歲上下開始努力於作家生涯。最終,她寫了 13 卷短篇小說。其中大部分都以安大略省西南部的休倫縣為背景。這是一個小小世界 但在這個小世界裡,可以找到人類行為的所有面向。的文學作品涉及多個方面,構思巧妙,往往模棱兩可,如果作一個歸納,那最重要的主題可能是:罪惡感 任何人真正開始接近他人時都可能會發生的。作家感興趣的不是從道德意義上進行批判,而是罪惡感總也驅動著她筆下的所有人物。

美國作家強納森·法蘭森(Jonathan Franzen)是眾多知名粉絲中的一位,他最著名的作品是描寫父子、手足之間糾葛浩大的諷刺家庭。他曾經這樣評價他的同儕當我說小說是我的信仰時,說的心目中作家屈指可數,她就是其中之一 有些還活著,其他人已經去世。你可以理解弗蘭岑為什麼讚美他的同儕:往往只需要二、三十頁的篇幅就能直搗一切罪惡的核心的她,在他卻需要三、四十倍的篇幅。

這也是因為是一位刪節號大師。在 30 頁的篇幅裡,30 年甚至更長的時間一晃而過。儘管她的文風輕快,但這些歲月並沒有飛逝而過,相反地,讀者總能感受到時間的流逝。在她的短篇裏,她輕快地聚焦於最初爆發的焦點 謊言,然後追溯這樣一個謊言是如何塑造橫跨了整個人生。

週一,這個禮拜,艾莉絲·在安大略省霍普港Port Hope的一家療養院去世,享年 92 歲。2013 年她出版的最後一本書《親愛的生活》的收尾句,最後一個真理:有些事情我們說絕不可原諒,或是說永不寬恕自己。但我們依然故我 我們不斷重複



2024-05-13

對死亡的渴望:歌德《少年維特的煩惱》和湯瑪斯·曼的《魔山》是德國文學最有名的兩大作品

 




作者:Dieter Borchmeyer 04.05.2024
德國文學花了好長一段時間才被納入歐洲文學,與英、法、意大利或西班牙文學享有同等地位。但是被允入世界文學殿堂作品的作家起初卻默默無聞。17731774年間,他的悲劇《鐵手騎士蓋茲··貝爾力希傑Götz von Berlichingen mit der eisernen Hand 》和小説少年維特的煩惱(書信體)Die Leiden des jungen Werthers (Briefroman)》相繼出版,然而作家的名字卻不見於這兩部作品。不消多時,這位作家一躍而成了家喻戶曉的人物。

250年前隨著歌德少年維特的煩惱》的問世,德國文學登上歐洲小説的舞臺,才剛踏上舞臺就又下臺了。廣汎的歐洲讀者覺得德國小説難以親近,連歌德接下來出版的《威廉·邁斯特的戲劇使命Wilhelm-Meister-Romanen》、《親和力Wahlverwandtschaften》也相繼慘遭滑鐵盧。整整又過了150年,德國小說才再次走進全球讀者的視野。今年秋天迎來了湯馬斯·曼(Thomas Mann)《魔山Der Zauberberg. 1924》的百歲誕辰。

將德國文學傳播到法國,相當偉大的一位法國小說家熱爾梅娜·德·斯塔爾 (Germaine de Staël) 出版的《論德國De l'Allemagne》書中這樣讚美《維特》:『精妙絕倫par excellence!』。『這本書不僅描寫了“愛情的苦難”,還描寫了“本世紀想像力的病徵”,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維特》一書無遠弗屆的巨大影響從拿破侖的反應可見一斑。拿破崙反覆閱讀《維特》,據説總共讀了七遍,還把書收藏在戰地圖書館一路携帶。1808 10 月,拿破崙在艾福特市(Erfurt)的王子節上與歌德有一次傳奇式的會面,那裏他與作者分享了自己閱讀《維特》的深刻感受,對書中的細節提出了讚許和批評。

(譯者:據說是拿破侖影響了歌德,自此詩人變成了一位極具政治性的人物。)

維特之死讓許多人起而效尤

就像《唐吉訶德》、《哈姆雷特》、《唐璜》和《浮士德》一樣,《維特》也是那些走出文學場景,以準神話原型活出自己生命的人物。 《唐吉訶德》挾著高貴的騎士價值觀對平庸現實進行反叛,《哈姆雷特》代表著對行動的憂鬱和疏離感,《唐璜》象徵誘惑者的感性天才,《浮士德》則激進地追求知識和各種越界行為。《維特》是浪漫主義者的典型代表,因無法得到的愛情而自殺,懷著澎湃的情感苦於環境阻撓而破滅之人。

在世界文學史上,像《維特》這樣一個活靈活現,令人傾倒與之共存共亡卻純屬虛構的人物,恐怕是絕無僅有的。歌德將自己和他人的幾件傳記事件改編成了一個虛構故事。

人物的原型是感性時期典型的情色三角關係:歌德自己與韋公使館秘書克里斯的新娘夏洛特的關係,以及後來與貝蒂娜和克萊門斯的母親拉羅什的關係,還有歌德也是在韋公使館認識的律師卡爾的愛情,這段愛情以自殺告終。

在他第十三本書《我的生平 詩與真(Dichtung und Wahrheit)》中,歌德娓娓道來《維特》之所以能夠引起巨大反響的時代背景。 他細説許多英國夜晚和教會詩歌助長的時代憂鬱情懷,與德國的政治和社會狀況息息相關,因為那時德國的政治和社會環境使年輕人幾乎沒有創作活動的空間。

啓蒙家被惹怒了

歌德總結道,這一小本書的能夠引起如此"巨大"的反響,因為它來得正是時候,星星之火足以燎原。之所以能造成公眾間的劇烈爆炸,是因為年輕的世界已經自我毀滅,而衝擊之所以如此巨大,是因為每個人都呐喊出了誇張的要求、無法滿足的激情和自我想像的巨大痛苦。

儘管《維特》受到了急先鋒和推動者的熱烈追捧,但在很大程度上卻遭到了啟蒙陣營的排斥。德國啟蒙運動時期最重要的作家和文藝理論家萊辛和其他啟蒙運動晚期的代表人物認爲,歌德的小說會讓人從根本擺脫理性,激發情感崇拜,與日俱增的憂鬱、厭惡生命和狂喜種種對抗力量威脅了啟蒙運動,這種發展令人極爲不安。

萊辛的朋友尼冦萊在1775 年寫了一部反駁歌德小說的書:《少年維特的歡樂Freuden des jungen Werthers》其中不折不扣的理性主義,認為維特的痛苦只是一種疑心病,可以通過飲食療法 "擺脫",這惹惱了歌德。

歌德的憤怒不僅體現在他模仿尼冦萊小說的情境撰述了《少年維特之煩惱軼事Anekdote zu den Freuden des jungen Werthers 1775 年》,也反應在他的諷刺詩《尼冦萊在維特墓前 Nicolai auf Werthers Grabe》。 在這首詩裏,他把尼冦萊塑造成一個 "美麗的幽靈" 在維特的墓前做人道救濟,對維特之墓吟詩: 這個好人,他是如何糟蹋了自己!/如果他像我一樣地排便,/就不會死了!

《維特》的陰影尾隨歌德的一生。即使在義大利,他也被這些陰影困擾,以至於在《羅馬悼亡詩 Römischen Elegien》第二首的第一個版本中他嘆道: 如果維特是我的兄弟,我一定殺了他,/他悲傷的靈魂才不會沒完沒了地糾纏我

這個陰影一直縈繞著他直到晚年。在《維特》出版五十年後,魏根德書店組織了一個週年紀念版(譯者:萊比錫的魏根德書店是歌德的第一個出版社),歌德以一首詩《致維特》作為開篇:你又一次撒下令人疼惜的影子/探頭於日光之下

後來,他將這首詩與馮·萊維佐夫(Ulrike von Levetzow)訣別震撼之餘寫下的《瑪麗恩巴德輓歌Marienbad Elegy》以及《和解Reconiliation》這首詩合在一起,構成了《激情三部曲 Trilogie der Leidenschaft-- 從而將這首詩與他自己的愛情悲劇結合起來,揭示了歌德直到晚年才觸及自己內心深處隱秘的一面。

拯救創作天賦

湯馬斯· 1941 年發表的 《維特 》一文中以著名典型Eulenspiegel式的既幽默又極具諷刺的手法將自己的小說《威瑪的洛特Lotte in Weimar》描述為1816 年歌德前情人的威瑪之行,文中,湯馬斯·曼也提及『那本小書讓你沐浴在濃郁的醺醺然又震撼無比的感性世界,使得當代人簡直為死亡的喜悅而瘋狂。在這裡,我們已經觸摸到湯馬斯·的著名文學定則 "與死亡共鳴",它構成了《魔山》的基本主題。

(譯者:Das Satiremagazin 是一本德國幽默諷刺雜誌。它由柏林的 Eulenspiegel GmbH 出版。它是德國統一後倖存的三家東德雜誌之一。)

在《維特》中,湯馬斯·感受到世界在革命前的脆弱不堪,僵化文化枷鎖的被撼動 預示著 法國大革命的災難和空氣中濃厚的革新的氣味。然而,維特在人世束縛中所遭受的苦難既沒嚐到政治後果,也沒任何美學傳承;他既不是革命者,也不是藝術家。最終他屈服於死亡之病,引用齊克果(Kierkegaard)同名作品中的名言,維特也在 8 12 日的信中引用了《約翰福音》(章節11:4)中這句話。

湯馬斯·認為,《維特》就是年輕的歌德本人,少的只是大自然賦予的創作天賦。換句話說: 在歌德和席勒後來計畫共創作品中,《維特》是個二流作家。『要描繪一個沉浸於死亡傾向的人(......),詩人其實只需擺上自己 -- 省略掉創造性的天賦,這種天賦是這個主體的一個支柱,吸引著他沿著人生的道路不斷前進湯馬斯·曼再次地註解。維特會自殺,正是因為他不是詩人!

在《維特》和《魔山》之間似乎有一世之隔。湯馬斯·一生追隨歌德的腳步(他自己的口吻),卻沒有追隨革命書信體小說的腳步,而是在《威廉·邁斯特的戲劇使命Wilhelm-Meister-Romanen之後,惟妙惟肖地追隨了童話的腳步。這標誌著後來被稱為 "成長小說Bildungsroman"的長篇在德國創作領域的正式開展。

這是德國文學的一條特殊道路,它繞過歐洲社會寫實小說的主流,所以得不到非德語世界讀者的青睞。湯馬斯·的《魔山》將 "童話" 與社會寫實小說結合,讓 "童話" 成了世界文學。

與《維特》一樣,《魔山》也是一部處於時代轉捩點上的小說。說故事的人在肺病療養院的死亡幽谷中想像和反映的人世,隨著 震蕩了地球基石 的世界大戰爆發出一聲驚雷 而無可挽回地消亡了。

在《魔山》的詮釋史上充斥著它究竟是教育性還是腐朽性著作的爭議。一方認為書的第六章 " "的部分,以主角卡斯托普的假設為高潮:為了善良與愛,人的思想不該受死亡的主宰

1.    

湯瑪斯·曼說,《魔山》是一本與《維特》反向、
關愛生命的書。圖片拍攝於
 1930 年左右。
Hulton Archive / Getty

手榴彈的轟鳴

另一方強調,主人翁很快就忘了自己對人思想的設想,似乎又陷入了死亡的魔咒,直到最終。但這只是表象。卡斯托普從雪地體驗得出的結論,在那段音樂"Fülle des Wohllauts(盈滿的幸福)"的尾聲實是明確無誤的回應,這是他對舒伯特《冬天舞曲》中《菩提樹》的章篇 對《浪漫主義的死亡之歌》的思考精髓。人們可從這首歌及其死亡共鳴汲取真正的智慧,主人翁雪地體驗之後是這麽説的,他在渡過難關時耗盡了自己的生命並死去,唇上留著他尚不知該如何示愛的新詞彙

敘述者告訴我們,這是卡斯托普生命最後一刻的預言。這時,他再次唱起了 神奇的死亡之歌,在世界大戰的物質殺戮中、在手榴彈的轟鳴中。然而,面對毀滅機器的歌唱,是在與死亡抗爭,是對著死亡歌頌未來,而吟唱的未來是否經歷的到卻是個未知數。

在《魔山》中,正如湯瑪斯·反覆強調的那樣,『對死亡的傾心 "讓位給" 為生命盡人事的決心』。就此而言,這兩部德國文學史上最著名的小說是相互對立的:《魔山》是一部反《維特》的作品。湯瑪斯·1925 11 21 日給法伊西(Robert Faesi)寫的信中堅持認為:這本書雖然與死亡相關,但卻是一部 "關愛生命" 的小説,其内涵隨著書中的幽默而流露出來"

幽默是治療維特致命之疾最有力的良藥。但這部悲傷的書信體小說卻與這種幽默相去甚遠。它少了歌德在《威廉·邁斯特的戲劇使命中那位一派幽默和諷刺的敘述權威。

這座 魔山 也循著威廉邁斯特所鍾愛的塔式社會Turmgesellschaft的基本格言:記得要活著Gedenke zu leben。在這部小說中,死亡世界本應完全由 "記住死亡Memento mori" 主宰,但正是這種對生命友善的幽默筆觸,讓這部小説中本應如此徹底決絕的死亡世界得以遁形。

(譯者:《威廉邁斯特》一書敘述的塔式社會Turmgesellschaft歌德對目的論的態度,且一倂對 "什麼是成功人生的保障" 這一問題進行探討。)

(維基百科:在藝術中,memento mori(拉丁文)是提醒人終有一死的藝術性和象徵性的話語。在歐洲基督教語境中,「『Memento mori』這一表述隨著基督教的壯大而發展,它強調了天國地獄,以及死後的靈魂救贖。其意思為「記住死亡remember that you will die


2023-12-21

電影《我的完美日常 Perfect Days》

 

Hirayama (Kōji Yakusho) im Bad Foto: Master Mind Ltd, 2023

昨天去看了這部電影。愛極!所以上網找了篇更好的影評來看。影評刊載於《日報 TAZ Die Tageszeitung .摘選部分譯出。

映在公厠牆上的影子戲 Schattenspiel auf der Toilettenwand

溫德斯拍攝的電影《我的完美日常》是一部簡約而優美的電影。片中男主角自始至終保持著一份無可撼動的冷靜和沉默

諱莫如深的主人翁
我的完美日常》是一部簡約地以少求多的電影。影片敘事平鋪直敘,主角沉默寡言,情節描述簡單明瞭。本片講述了平山(役所廣司飾)在東京打掃公廁的工作日常,長達兩個小時。然而,一旦你看到清潔標的的建築樣貌,可能對這個主題產生的任何負面聯想,會自動烟消雲散。

平山的工作服上印著"The Tokyo Toilet",他每天早上按部就班地去上班,坐穩在方向盤前之後會選放一盤磁帶 -- 溫德斯的音樂品味保證了他的經典選項,包括Patti Smith Van Morrison Otis Redding。接下來他從一所公廁開到另所公厠,所有這些廁所的設計都非常吸引人。有些設計細節會讓使用者驚奇地大笑起來。

這些廁所都是真的而且是新建的。在東京澀谷區,有 17 個以 "The Tokyo Toilet "為名的廁所,這些廁所是由安藤忠雄(Tadao Ando等國際知名建築師為2020 年舉辦的日本奧運會新穎設計的。這些廁所都配備了無障礙設施,並提供免費使用。

" The Tokyo Toilet "為名的廁所中的任何一個都會喚起讓德國也開展類似建築活動的願望。這不僅是因為馬桶裡設有標準的臀部淋浴。平山的洗潔動作讓溫德斯充分地展示厠所的内部裝潢設計,除了著名的外觀,室内設計同樣成功,而沒有絲毫的牽强。

邊緣故事

溫德斯去年受邀前往日本拍攝一部 "The Tokyo Toilet" 建築項目的紀錄短片。結果證明電影藝術確實慶幸他不拍紀錄片的決定。《我的完美日常》的故事情節簡單明瞭,大部分事情都發生在邊邊角角,他在影片中講述了許多邊緣故事。男主角役所廣司以一種僻靜的淡然態度讓這些事件發生,就好像他的現世竟是如此之理所當然。

平山逆來順受地將看似矛盾的事物融合於一身。他工作時沉著冷靜,熱情徹底。當他還在打掃時,若有人急著上厠所,他會謹慎地退出。假如是個醉漢為了感謝他打掃,不小心把置放在厠所門前的警示牌踢到一邊時,平山也會不置可否地把它恢復原位。即使是他呆懵的年輕同事 Takashi(江本時生飾),常因遲到,不過度的敬業,經常求各種協助, 也無法讓平山跳脫他的工作日常。

然而平山也過著寡居的生活,孤獨的生活習慣決定了他的日常,無論是在下班後的公共浴池,還是在酒館用餐時,他總是受到旁人的問候和尊重。溫德斯把他塑造成一個為大眾服務的西西弗斯,一個不僅懂得安於現狀,而且還能樂在其中的人。另一方面,溫德斯也在平山的日常生活中穿插除了打掃工作之外一些其他的愛好和需求。他讓平山晚上臥床閲讀福克納(Faulkner,休閒時去二手書店買新書,或用老式相機給樹拍照。

樹葉在風中沙沙作響的鏡頭,是電影一開始的第一個畫面,而樹則伴隨著平山鋪展出整個故事。樹的影子出現在廁所的牆壁,或是他的睡夢中,夢境在黑白影像中閃爍,像攝影細節一樣剔透出一天中的個別殘餘。他在公寓裏培育一株株樹苗成盆景 德斯在這裡對人物的刻畫渾然一致。我們不知道平山為什麼對樹木如此著迷,也不知道是什麼造成他的現境。

他與人保持距離

然而,在影片的後半部分,我們了解到平山並不是一個與他人毫無關係的獨居者。即便如此,溫德斯對這個男人的過去也只做了最簡單的暗示。他禮貌地向身邊女性打招呼,除此之外與她們保持著明顯的距離。至於他為何獨居,就像諸多其他事情一樣,始終沒有答案。

你不需要費力體驗。對溫德斯來說,生活顯然就像Lou Reed 在一首同名歌曲《Perfect Day》中描述那樣的一天,或者就像平山不厭其煩地拍攝樹葉上的光影遊戲。也正如他在片中某一時刻所說的那樣,影片中他說的完整句子可能不超過十句中的那句,回應他外甥女去海邊的願望時他説: 下一次就是下一次。現在就是現在

平山的工作是一名公廁清潔工,這不禁讓人聯想到,溫德斯有時會特意留出更多的空間給一些庸俗的事物,他的這部作品是否也在對勞動賦予尊嚴的訴求。然而,《我的完美日常》並不適合這樣的解讀。平山工作的地方實在太美了。而且保存得太好了。相反地,我們可以從這部作品中看到尊重公廁的訴求,而這個訴求在社會其他方面亦是理所當然。

我的完美日常 Perfect DaysrbbKultur

作者:Christine Deggau, rbbKultur

他已經78歲了還是一位工作狂。2023年尾·溫德將推出他今年的第二部電影。繼《安塞爾姆·Anselm Kiefer》紀錄片之後,他又拍攝了一部長片:我的完美日常Perfect Days

這部影片是在日本拍攝的 —德斯對日本心有種種情愫——他喜歡東京、喜歡日本時裝設計師(1989年,他拍攝了一部關於山本耀司的影片,數十年來他一直穿著山本耀司設計的套裝)。他還偏好日本電影,尤其是小津安二製作的電影,小津安二是他自行賜予稱號的大師。

20 世紀 的70 年代初以來,德斯已拍攝了 24 部電影,且一次又一次地被日本所吸引。但在此之前,日本 — 確切地說是東京 — 從未像本片這樣成為唯一的背景。因此,《我的完美日常》是一部日式作品。正是日本將這部德斯的影片送入了 2024 年奧斯卡獎的競賽。



建築藝術瑰寶

德斯還在進行安塞爾姆·》一片的後製時,他受邀前往東京,看看自己是否願意拍攝東京公園的公廁。這些廁所不似德國大都會配有那種醜陋、現代、令人作嘔的廁所。不,這是十幾座小巧玲瓏的建築。它們原是為 2020 年奧運會建造的,但由於冠狀病毒的影響,奧運會沒有得到應有的國際關注。而現在,它們應該透過藝術得以永存。策展人不在乎它是一部紀錄片還是一本攝影集:最重要的是它出自日本友人·溫德Wim Wenders)之手。

於是德斯飛往東京,並被這些寺廟、這些特殊的場景深深吸引。他說,這些地方在虛構故事中比在紀錄片中更好"。他首伏案前,僅用兩週就寫出了一個劇本:一個清洗公廁男工的故事。



精準而專注

德斯透過這個人物說了一個關於小確幸的故事。平山(Hirayama一個人住在簡陋的房子裡。他每天早早起床,把被褥捲到一邊,然後刷牙出門 - 當然,他每天都會抬頭看看天空,微笑著迎接新的一天。

然後,他鑽進車裡,放上一盤音樂磁帶,開車去上工:打掃廁所。他對工作毫無保留,精準而專注。他不會讓任何事情妨礙他的工作。即使是對付他那無能、懶惰的同事,他也能操以堅忍不拔的精神冷靜對待。除此之外,你對他所知甚少。但這已足夠了。

用心感悟生活

你會意識到:這個男人很滿足,自得其樂。他接觸的人很少,但他並不孤單。他閲讀、吃飯。他也工作。有空的時候,他會去公園,拿出他的小型模擬相機,拍攝樹木:風中的樹葉,陽光的照耀。平山對生活的用心,讓他和他所經歷的一切變得那麽與眾不同。雖然從外表上來看其實每天都是一樣的,但一點也不單調:他的目光讓每一天、每一刻都顯得獨一無二。這個男人的生活,就在此地,亦在此刻。

主人翁平山由日本演藝明星役所廣司飾演。在坎城影展上,他憑出色的表演獲得了最佳男主角獎,可謂實至名歸。生於 1956 年的役所廣司並不年輕,但他的外形卻美得令人難以置信。負責攝影的Franz Lustig鏡頭牢牢凝神地捕捉了他安靜的身影。

迷人的老年作品

我的完美日常是一部非常特別的電影,也是一部典型的德斯電影。主角所聆聽的音樂從Patti SmithLou Reed不等。那首曲子 "完美的一天 A Perfect Day"襯托出了個好片名,也正是這部影片的靈魂所在。

這是為老年人創作的一部關於生命之美的迷人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