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6-30

此生為自由而活:翁山蘇姬 Ein Leben für die Freiheit: Aung San Suu Kyi


翁山蘇姬以高貴姿態闊步穿越花園。她的勇氣使她成了自由聖像。
她的命運感動了全世界。她多年被軟禁、被壓迫、被追捕。用慣有的微笑她擊敗了家鄉緬甸的一群武將。週六翁山蘇終於可以親自接過21年前宣佈歸屬於她的諾貝爾和平獎。

《亮點 STERN》周刊2012/25期刊

作者:Janis Vougioukas


這一刻她等了近二十年。她曾是一個囚犯、沒有權利、寂寞、被隔絕。現在她終於可以發言了。週六翁山蘇姬將會站立在奧斯陸為盛大慶典裝飾而成的市政大廳。當她為她家鄉正在孕育的民主和希望發言之刻,挪威國王會出席、來自全球各地的榮譽嘉賓也會齊集一堂聆聽她的演説。在緬甸 — 為示主權把曾經 Burma 的國名改稱為 Myanmar 的這個國度企盼著,她的演説也意味著她的凱旋。


20122月她終於被允許重新投入選舉。為她歡呼的人群。
這位纖細柔弱的女性曾經也站在奧斯陸的中心位置。那是1991年12月10日翁山蘇姬榮獲諾貝爾和平獎。全世界爲了她無我的精神致予崇高的敬意。而翁山蘇姬卻只能從收音機裏參與這個典禮。那時她已經被軟禁了兩年半,而她整整渡過了十五個年頭如是的歲月,與外界完全隔離,以至於今天許多報章雜誌在報導她的同時,特別註明她名字的確切發音。


她的大兒子亞歷山大代母出席領獎。剛滿十八歲的他站在距離媽媽八千公里遠的臺上說:『我知道,我媽媽此刻若在場會這麽說:她代表全緬甸人民領取這個獎。仰光(彼時尚是緬甸首都)的權勢在位者必須曉得,他們帶給人民的命運,如同所有極權統治政權,因爲這個體制的權威乃構建於恐懼、壓迫和仇恨。』

2012-06-27

Vom Studium des Überlebens 和平獎授予專攻生存研究課題的廖亦武


一個勇氣可嘉的決定:廖亦武獲得今年德國書業協會和平獎
 2012年德國書業協會的和平獎授予專攻生存研究課題的廖亦武

2012年6月21日法蘭克福匯報 Vom Studium des Überlebens(德文版 Deutsche Version)

2012年6月21日•德國書業和平獎授予中國作家廖亦武 – 這個決定既大膽又精彩至極。因爲他的書總是挑戰所有政權中最不透明的一個。

作者:Andreas Platthaus 是該報副刊的副主編。

廖亦武並不是個安寧之人。他是一名鬥士,用的是文字。「一個詩人不可能對國家以牙還牙」,廖亦武在他的閲歷見證書中《爲了一首歌一百首歌》(譯者:德文版:Für ein Lied und hundert Lieder, S. Fischer Verlag。中文書名:《六四,我的證詞》臺灣允晨出版社),「但是他可以通過文字的咒語,在臆想中摧毀它、揪出其間的劊子手」這裡所言「它」指的是中國,而其間的「劊子手」,是1989年他那首描述學潮被坦克鎮壓的詩,使得他1990年被監禁了四年,才終於親身經歷。在《爲了一首歌一百首歌》書中,他描述了不斷轉換監獄後面臨的變化、苛獄條件和殘暴警衛手下的牢友和他自己。

這本書雖然可以與索忍尼辛的《古拉格群島》相提並論,但絕對是一部前所未有且後無來者之書。之所以不會再有第二本這樣的書,是因爲每一個極權主義政權的受害者本身都是孤苦伶仃的個體,如同政權所希望的,受害者大多隱沒在茫茫人海之中。「重要的既非意義也非理論,而是生存」— 這就是廖亦武在萬般痛苦生命中得到的教訓。這也是1994年四月出獄之後他執筆寫下的一部自傳體,且最近在報導文學雜誌《Lettre International》以德文刊出片段。裏頭1958年出生的廖亦武説道:『我這輩子沒有大學文憑。唯一有的就是這四年牢獄之災,這該相當於一個學士學位了。』專攻生存課題的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