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2-22

可怖沮喪至極的《白鹿原》White Deer Plain - so etwas entspräche chinesischem Sensor?!

影片片段和訪問的錄像,片源:Arte TV


王全安在第62屆柏林影展的參賽片《白鹿原》係由陳忠實的書改編而來。

《白鹿原》1997年榮獲中國長篇小說最高榮譽 — 第四屆茅盾文學獎。後被改編成同名話劇、電影等多種形式。

豆瓣網對此書的介紹:『小說《白鹿原》以陝西關中平原上素有“仁義村”之稱的白鹿村為背景,細膩地反映出白姓和鹿姓兩大家族祖孫三代的恩怨紛爭。這是一部渭河平原五十年變遷的雄奇史詩,一軸中國農村班斕多彩、觸目驚心的長幅畫卷。主人公六娶六喪,神秘的序曲預示著不祥。一個家族兩代子孫,為爭奪白鹿原的統治代代爭鬥不已,上演了一幕幕驚心動魄的活劇:巧取風水地,惡施美人計,孝子為匪,親翁殺媳,兄弟相煎,情人反目……大革命、日寇入侵、三年內戰,白鹿原翻雲覆雨,王旗變幻,家仇國恨交錯纏結,冤冤相報代代不已……古老的土地在新生的陣痛中顫粟。厚重深邃的思想內容,複雜多變的人物性格,跌宕曲折的故事情節,絢麗多彩的風土人情,形成作品鮮明的藝術特色和令人震撼的真實感。』

看來此乃一長幅巨作,因爲反思人沒有讀過此書,僅能就王全安執導的影片作評。必須說這部片子透露出無可思量的人性變態扭曲。藝術領域除了宣揚創意無限,追求人間真理之餘,當然背負探索人性人文價值的任務。



然而《白鹿原》呈現一片景觀:把鄉原敦厚演成了愚昧、挑釁父權成了暴力脅父、兄弟情篤成了偷情嫂子、鄰里敦睦成了暗算殲滅,祖宗牌位成了萬惡不赦的洩憤之處,這部片子裏的每一個角色最終都背叛了自我、扭曲了自我,所有人性的敗潰腐蝕在清朝帝位崩潰,後繼軍閥肆掠的大背景之下,唯一牽繫價值于一身的主人翁白嘉軒,眼見固守倫常父權和家業所有的努力付之一炬之餘,敦厚若他在日機轟炸當兒,尚要拯救陷他于不義的鄰居鹿子霖,好似破壞力的淫威尚無法滿足觀衆的承受度,最終來了日軍轟炸,一切就此結束?!劇終?!


主人翁白嘉軒象徵的倫常父權鄰里終于被擊潰,但是用何來替代?零!沒有繼起可代的價值?!起碼 — 在這齣戯裏,那是缺席的!

這 — 真是一部沮喪至極的影片!戯裏頭時而出現趣味無窮的地方戲和皮影戲,夕陽餘暉下的黃草大原之美,竟然無法彌補這部影片帶來可怖和令人窒息的感覺。

衆所周知,中國的電影藝術早在嚴格的「龍標」審查之下運作,這部影片竟然得到審批許可,令反思人不解,「龍標」的美學是什麽?「龍標」提倡的價值又是什麽?

很肯定的是 — 反思人絕對不會想要讀陳忠實的書《白鹿原》!!

1 則留言:

  1. 剛讀到一篇書評,書名是《香港城邦論》,我不會想讀這本書,因爲香港政治引不起我的興趣。但是受訪作者陳雲對90年代起衆説紛紜如何定位陸港關係的相關大陸言論倒很有意思。
    他認爲今天的中國大陸『並不只是中共領導層病了,而是全民都病了。』『大陸人是一群在規則不明的扭曲環境長大的、經歷種種天災人禍的倖存者,每個人心中都有罪疚和怨憤、、、那是一個充滿倖存者的罪疚和憤恨的病態社會。』

    本來我以爲我曲高和寡,所以孤戰於「反思人」戰場。沒想到居然有港人出書,明確指出這個族群的病態?!

    從這個角度,我思考了,也希望終于理解了《白鹿原》這部電影的無奈與呐喊。

    我大膽假設:《白鹿原》純粹只想點出一個當今社會的扭曲和病態。它必須與現時代脫鈎,才有苟延殘喘的露面機會,把現今中國扭曲和病態與現時脫鈎而置放于民國軍閥可惜是一大敗筆 — 因爲,那時正是神州並非無人,也並非人性價值全非。

    假如陳忠實這本書描述的是真實故事,那 — 又離反思人所理解的中國很遙遠了。難不成 — 中國人這個民族本就是那麽扭曲和病態?

    親愛的王導,你在這部電影,究竟爲何?!

    親愛的陳作家,你描述的白鹿原真的很病態 — 那是中國人嗎?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