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4-18

永恒的理想Das ewige Ideal 《一夫一妻制的迷思The Myth of Monogamy》

David P. Barash 和Eve Lipton
這一路來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2011年4月初《時代周報Die Zeit》的期刊主題也針對此作出大篇幅的分析、報導,另外,《時代周報Die Zeit》Stefanie Schramm對《一夫一妻制的迷思The Myth of Monogamy》一書的作者David P. Barash 和Eve Lipton在他們三十四結婚周年紀念日當天作出訪問。

如何擁有一顆忠貞的心?忠貞不渝,難嗎?心理學家分析人類的願望和現實。簡略地總結此期刊的相關文章和反思人數月來的思考。



90%的人堅稱「忠貞」絕對的重要性,而50%的受訪者坦誠曾經不軌。可以說幾乎所有人都希望伴侶對自己海枯石爛,忠貞一世(不一定以同樣的標準要求自己),卻只有一半的人真正能夠做到。願望和現實相差十萬八千里。精神篤定若是,肉體脆弱不堪。不管時代精神如何發展,「忠貞」的美德永遠遙遙領先,乃世人之最愛。不管是資產階級、非資產階級、反資產階級、保守派、自由派、右翼或是左翼;記者Markus Spieker 在他剛出版的書中《單一(Mono)》這樣寫道。人類可以戀愛、可以結婚、可以離婚、可以再婚,今日非比往昔,不需要一輩子守住一份愛,僅僅須要面對現在進行式的伴侶忠貞即可 – 也就是說「連續性一夫一妻制」,可謂「輕劑量的忠貞度」。


雖然我們都知道古代是一夫多妾,也有母系社會一女多夫,回教國家對於夫妻制的規定並沒有接納西方文明一夫一妻制的發展。而且「婚姻出軌」在大多數的社會或是國家,並不能算是犯罪行爲,也無法置出軌之人于囹圄。另,大自然生態中的生物除了連體昆蟲無法結交新歡之外,沒有任何生物有能力執行「忠貞不渝」的欲望或是證明其乃生活鏈之必需。於是我們可以得出這個結論:「一夫一妻制」並不符合自然生物或是人類本性,前者來自于對大自然的觀察,後者的原因比較複雜,但是也可以歸納于人類與生俱來「喜新厭舊」的天性。根據調查結果顯示,四分之三的「出軌」並不代表伴侶之間互不相愛,更不需要意味伴侶性關係障礙。「出軌因素」的形成背景僅僅意味:誘惑方是被誘惑方生活裏的一個「新元素」。


雖然如此,「出軌」這件事實對伴侶關係的殺傷力之大,對伴侶心靈的摧殘力之深,皆有耳聞。爲什麽?因爲人類恆向地訴求美好。「愛」賦予人類美好的感覺,令人類產生強烈欲望,將「愛的美好」加以凝固發酵,透過生兒育女,成爲一個「定態」。殊不知那只是「表象」,因爲生兒育女的行爲本身,根本不可能是凝固發酵「愛的美好」的唯一指標,相反地,這個時候「愛的美好」才開始面臨考驗,因爲這一切都成爲人類並不很喜愛的「責任義務」。而 – 絕大多數「美好的愛」就在生兒育女的「責任義務」過程當中消殆盡淨。


假如十個人裏有九個人希望「忠貞不渝」,這僅僅代表一份心靈願望。這份願望説明人類對可靠性的需求,對釐清隸屬關係的渴望 – 會有這樣的需求或是渴望,恰恰因爲世間並非如此的混沌狀態。所以也可以說願望與事實之間並沒有太大的差異:因爲先是事實的呈現,才發展出極端反向的願望。


即便人類喜新厭舊,從調查分析顯示也只是50%的人們坦誠出軌,也可以說人類不如自然生物自然地與同類生物就地性交結歡。在衆生出軌的跡象裏,從各種數據顯示凡是具有較多自我價值、較少自戀意識、神經質性格較弱或是憂鬱傾向較弱的人,比較不容易「出軌」。所以「出軌」一事與性格有關,也跟個人遺傳和成長背景有關。很重要的一點也是「出軌」一事造成「憎恨」,造成「敵意」。這也是有智慧的人類應該面對的智慧思考 – 我,要創造憎恨,創造敵意嗎?


事實是「出軌」在一份伴侶關係並非「背叛」,而是「警訊」。最終雙方必須認清伴侶關係對個人的意義和事發之後對個人未來的期許。因爲它不是「背叛」,所以不應該對它作出「判決宣告」;因爲它是「警訊」,所以最遲這個時候雙方必須開始面對面溝通對話。


結論:


1. 恆向多元地發展自我 – 一個健全的自我。只有自己才是生命最終負責人,也只有如此才能夠永恒地吸引人,並且滿足自己。


2. 「出軌」並非「背叛」,而是對話的開始。


3. 對話開始以後這條路悠悠長長,檢視自己、檢視對方。確定雙方在同一條道路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