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9-23

Panzer gegen Polen 歷史 - 可以狡賴辯證嗎?


類似的文化活動,通常跟我是無緣的。因爲我的老公是「士農工商」最低等的「商」階層。也因爲女友知道我現在什麽都沒有,有的就是「時間」。所以,她來電:『來參加我老公的討論會,是《時代周報歷史專刊Die Zeit - Geschichte》跟電視頻道《Arte》合辦的一個主題討論。』

電話上只聼女友說,是一個跟波蘭有關歷史議題討論會。空巢期的我,只等著如何充實人生,欣然赴約。



這樣的討論會我還是第一次參加。首先播映一段「主題影片」,影片中的部分訪談人物也被邀約到場,主持人是《時代周報歷史專刊》的主編,貴賓訪談人物則是與此紀錄片發生重要關係的人物。播映完畢即進行討論。觀衆踴躍,座無虛席。


回家的路上我想著,那麽好的一個討論會,我要不要寫進我的部落格,我知道會讀我部落格的人一定跟我一樣,對這一段「暗流洶湧」的東德-波蘭歷史既無知亦無感。但是,有一樣東西讓我愛極念極 – 德國人對歷史永恆地思考和追究!那不僅僅是反芻,而是有意識地重新走入。從歷史尋找出任何可以對應民族動脈的蛛絲馬跡!!


這個民族對歷史的執著和不懈,真真特別!好,我要很快敍述一段「暗流洶湧」以轉入我的「主題」。



東德最後一任總理:
何内克(Honecker)
 影片探討的是「Panzer gegen Polen – Honeckers Geheimplan gegen Solidarnosc 坦克對波蘭 - 何內克對付波蘭團結工會祕辛」說的是1980年,前東德總理何內克(Honecker)如何以意識形態,傾一國之力,意欲對付波蘭工人運動,幾乎造成一場國域血浴的災難。勢態嚴重東歐集團在莫斯科開國際會議研究對策。幸好赫鲁曉夫推翻何内克的危機感,決定只要波蘭穩住共產主義的社會形態,東歐集團將不會出兵干預。

影片後探討的問題譬如是:
1.東歐集團瓦解的徵象是否早就在1980出現
2.東德前總理和内克扮演的角色
3.彼時東德和波蘭的互動和民族愛憎
4.彼時波蘭總理的歷史定位


如同邀約到場貴賓,一位當年僅23歲的東德國家人民軍隊軍官所言,他被問到1980年被派遣上陣的感覺:『我心裏頭想,啥?國家要我們開坦克車搗入華沙?這 – 讓我直接聯想到1939年的納粹。』。諸多種種不存在歷史書籍中的人民情感和人民良知,於此鮮明。



徐中約的《中國近代史》在香港為上下冊,
這本書在港台大學被列爲必讀書。

好,這是我今晚的經歷。經歷過西元1911、1949的中國人呢?因爲内戰、冷戰意識而延展出來奇異的中國史。因爲它的不統一和狡賴辯證,歷史竟然是無法「統一」的一個角落。

更有甚者,它可以任意由統治者的「攬權方便」而篡改刪除:譬如亞洲周刊6/12/2009的報導
「中國近代史變一國兩史」

已經21世紀的今天,共產黨難道還愚蠢地認爲,「誰掌握了過去,就掌握了未來」嗎?!

歷史的蒼白,代表了政權的心虛!!


 此篇報導摘要如下:【徐中約著《中國近代史》一書英文原名The Rise of Modern China,是英語世界中解讀和介紹中國近代歷史發展的一部重要作品。作者徐中約( Immanuel C. Y.Hsu, 1923—2005)生於上海,抗戰勝利後於燕京大學政治系畢業,即被派赴中國政府駐日本代表團工作。不久徐中約赴美國留學,先後獲明尼蘇達大學碩士、哈佛大學歷史學博士學位。自五八年始徐中約任教於加州大學聖巴巴拉校區歷史系,直至九一年退休,桃李天下,著作等身,其中影響最大的就是這部《中國近代史》。





大陸版刪減成一冊:
誰為歷史作主?

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賀衛方翻閱簡體版《中國近代史》,書中「出版前言」說「作者浸淫西方學術多年,其理論立場、觀點、思想傾向及批評標準與我們不盡相同。經版權所有者授權,我們對本書的一些內容進行了適當而審慎的編輯處理」。於是他就不同版本作了對比,發現原本的四十二章居然遭大砍大殺,只剩下二十九章。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個十年」之後,就直接進入「中國重入國際社會」,近三十年歷史完全刪除殆盡。

賀衛方說,除了整章連片地砍殺之外,還有諸多字句刪改。他就全書最後一節「二十一世紀初的中國」的一部分作了對照。「可以看出這種所謂『適當而審慎的編輯處理』竟然到了令人震驚的程度」。】




不敢面對歷史,就永遠心虛!是自欺欺人愚民政策!


一個心虛的政權,無怪乎歷史錯誤的重復,無怪乎人爲災難的不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